前陣子又陷入了念不下書的輪迴,總是在攤開的書本及文章前一個字也不讀不下,渾身不對勁。想讀中文文章,突然想起一直沒讀完的《巨流河》;結果這一讀竟讓我下班後一個人在愛丁堡的餐廳,邊看書邊吃麵,也一邊一把眼淚一把鼻涕。
想起小時候跟爸媽去過齊老師家,許多事情記不清楚,只記得媽媽不斷叮嚀等等要有禮貌,見到人要叫「齊婆婆」;約莫五歲的我成天耳邊都是這些對言行舉止的規束,一點也不新奇,注意力單單落在那陣子的新玩具:一個巴掌大塑膠做的玩具狗,上了發條會上上下下跳動。進到屋子裡見到一位滿頭白髮的和藹婆婆對著我笑,當時哪知道眼前這是位將近20年後讓我敬佩的靈魂,只顧著把自己的玩具狗給齊婆婆看,逗得大家呵呵笑。
《巨流河》厚厚一本,說著許多聽了讓人掉眼淚的故事:戰亂病痛生離死別,以及一個個脆弱又堅忍發著光的生命。聽媽媽轉述前陣子台大辦了齊老師與林文月老師的對談,現場有學生舉手發問,請問齊老師怎麼這麼優秀?而齊老師也只是幽默簡短帶過一句:「因為以前我們沒有msn也沒有facebook啊!」但我想著時代與生命經歷,齊老師有的是歷史淬鍊出對全人類悲憫又無比堅強的靈魂,而生活優渥的我們,除了不斷更新的3C用品外還有什麼?我從來不相信因為生在沒有戰亂的年代,我們成了注定萎靡的生命;歷練很多種,而各種都能孕育出不凡的靈魂,只是不同,沒有優劣;但確實安逸是恩典也是阻礙。我們這一代,應該付出什麼樣的代價換取堅韌不凡的生命?
齊婆婆,謝謝您讓我哭。當年那個與您分享玩具的女孩長大了,而我從《巨流河》回到愛城夜晚刮著風的街上,心中感性卻有著聽您說故事得來的激勵,跟無比的溫暖。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